摻混肥詳細介紹 |
摻混肥 本詞條缺少名片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 摻混肥料又稱BB肥、干混肥料,是含氮、磷、鉀三種營養元素中任何兩種或三種的化肥,是以單元肥料或復合肥料為原料,通過簡單的機械混合制成,在混合過程中無顯著化學反應。 中文名 摻混肥 別 名 bb肥、干混肥料 成 分 含N、P、K的肥料 目錄 1 簡介 2 標準解讀 ▪ 標準的適用范圍 ▪ 養分指標不區分高中低濃度 ▪ 中微量元素方面有新突破 ▪ 采樣方案更科學合理 ▪ 標識新規定 ▪ 增加了噸袋包裝規格 3 摻混肥與其他肥的區別 ▪ 摻混肥與控釋肥區別分析 ▪ 摻混肥和復合肥的區別 簡介編輯 摻混肥料的生產技術簡單,在美國,摻混操作和施肥操作盡可能在同一天進行,在這種情況下,不需考慮產品的貯存性能。在不少國家中,摻混肥料還需包裝和貯存一段時間,因而產品的貯存性能十分重要。所有的原料都應該是干燥的、顆粒均勻、且強度高,以防產品在貯存和運輸過程中吸水、結塊和顆粒分離。 2008年4月9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了摻混肥料(BB肥)的國家標準GB 21633-2008(以下簡稱“新標準”),該標準將于2008年12月1日起正式實施。該標準是部分條文強制性國家標準,標準實施后,企業生產的摻混肥料(BB肥)內在質量和產品標識都要執行新標準,而不能再執行復混肥料(復合肥料)國家標準GB 15063-2001。筆者在此向讀者介紹新標準的幾個要點。 標準解讀編輯 標準的適用范圍 新標準適用于氮、磷、鉀三種養分中至少有兩種養分標明量的由干混方法制成的顆粒狀肥料;適用于用干混法摻入顆粒氮肥(如大顆粒尿素)、顆粒磷肥(如磷銨)和顆粒鉀肥中的一種或多種顆粒的復混肥料。新標準不適用于在復混肥料中僅干混有有機顆粒、生物制劑顆粒、中微量元素顆粒中的一種或多種顆粒的產品。 養分指標不區分高中低濃度 與復混肥料國家標準按總養分含量分高、中、低濃度不同,新標準只有一個指標:總養分不低于35.0%。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的百分率、水分含量和粒度(2.00mm~4.00mm)的指標分別為:不低于60%、不高于2.0%和不低于70%。 中微量元素方面有新突破 2001年在修訂復混肥料(復合肥料)國家標準時,國家同時發布了GB 15063-2001《復混肥料(復合肥料)》與GB 18382-2001《肥料標識內容和要求》。為了杜絕當時部分企業將中量、微量元素計入總養分等利用標識誤導消費者的現象,標準明確規定:若加入中量元素、微量元素,不得在包裝容器和質量證明書上標明。但是考慮中微量元素也是農作物不可缺少的養分,在標準中預留了“有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規定的除外”的接口。近年來,全國測土配方施肥的推廣力度不斷加大,調整氮磷鉀配比的同時有針對性地增施中量、微量元素變得越來越重要。2006年,農業部發布農業行業標準NY/T 1112-2006《配方肥料》,第一次對鐵、錳、銅、鋅、硼和鉬微量元素“開禁”。該標準規定:鐵、錳、銅、鋅、硼含量不低于0.2%和鉬含量不低于 0.01%可以在包裝標識中標明,但不得計入總養分。而此次發布的新標準規定,單一中量元素不低于2.0%、單一微量元素不低于0.02%可以在包裝標識中標明,但不得計入總養分。中量、微量元素的檢測方法目前按GB/T 19203-2003、GB/T 14540-2003標準執行。 采樣方案更科學合理 摻混肥料(BB肥)在儲運過程中,不同密度的物料顆粒容易分層,會造成包裝內養分分布不均勻。按復混肥料國家標準規定的采樣方案,容易出現養分檢測結果與實際偏差較大的情況。新標準針對摻混肥料的產品特點規定了較為科學合理的采樣方案:使用專用的內外雙層的、可旋轉關閉內槽的采樣探子;依次從包裝四角處采樣;總樣品量不少于4公斤;樣品必須用格槽式縮分器縮分。 標識新規定 按新標準要求,產品名稱只能使用“摻混肥料”或“摻混肥料(BB肥)”。氯離子含量大于3%的必須明確標注中文“含氯”,不可以用“氯”、“含Cl”或“Cl”代替。并且標“含氯” 不得同時標稱硫酸鉀(型)、硝酸鉀(型)、硫基等容易導致用戶誤認為產品不含氯的字樣。加入硝銨原料的摻混肥料應在包裝正面標注硝銨質量分數,并在標識中標注安全注意事項。 增加了噸袋包裝規格 BB肥的英文是Bulk blending fertilizer,意思是散裝摻混肥料。BB肥在國外大多是現混現用、短途散裝運輸,但在中國目前基本上沒有散裝肥料。新標準第一次將1000公斤的噸袋包裝列入凈含量的規格,這主要是考慮中國種植業在一些地區已經開始集約化,對散裝或噸袋裝的肥料會有一定的需求。 摻混肥與其他肥的區別編輯 摻混肥與控釋肥區別分析 摻混肥是把含氮磷鉀三種營養元素中的任何兩種或三種的化肥以單元肥料或符合肥料為原料,通過簡單的機械混合制成比較簡單,自己也能根據不同的農作物和土壤做出適合的肥料。 控釋肥是通過包膜包裹和添加抑制劑等方式使肥料的分解,釋放時間延長有利于提高肥料養分的利用率,從而達到延長肥料有效期促進農業增產的目的是農業部重點推廣肥料之一。常見的控釋肥大致分為:肥包肥、樹脂包衣和尿酶抑制劑等,按生產工藝的不同又可分為:化合型混合型及摻混型等。 摻混肥和復合肥的區別 摻混肥[1] 是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粒狀高養分的原料。特別適用于土地面積大土壤類型復雜以及作物種類繁多的地區。以單元肥料或復合肥料為原料通過簡單的機械混合制成在混合過程中無顯著化學反應。復合肥的生產工藝有兩種,一種物理混合法生產出來的叫復混肥還有另外一種是含有氮磷鉀元素的礦物質經過化學反應后形成的叫復合肥。 摻混肥生產技術簡單,在美國,摻混操作和施肥操作盡可能在同一天進行,在這種情況下不需考慮產品的貯存性能。在不少國家中摻混肥料還需包裝和貯存一段時間因而產品的貯存性能十分重要。所有的原料都應該是干燥的顆粒均勻且強度高,以防產品在貯存和運輸過程中吸水結塊和顆粒分離,其主要分為地區性小型生產、建在港區或交通運輸中心區的大型生產和由基礎肥料生產廠生產。 復合肥養分含量高副成分少且物理性狀好,對促進作物的高產和穩產有重要作用,其濃度差異較大應注意選擇合適的濃度,避免與種子和肥料直接接觸否則會影響出苗甚至燒苗和爛根,復合肥配比原料不同應注意養分成分的使用范圍。不同品牌不同濃度復合肥所使用原料不同在生產上要根據土壤類型和作物種類選擇使用否則會降低肥效甚至毒害作物。施用時應盡可能避免地表撒施應深施覆土。 |
上一篇: 復合肥分類
|